教育时评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报考指南 > 教育时评 > 正文
熊丙奇:评判教育质量不能凭感觉“说话”
发布日期:2013-04-29 12:32:00

判断一种教育模式的优缺点,不能只凭感觉和想象,需要长时间跟踪调查和对比研究

一位在德国生活多年,目前正在内地进行早教公益活动的朋友,告诉我她亲历的一件事:她曾陪同内地一名教育局长去参观德国幼儿园,这名局长看到德国幼儿园的游乐园,问德方园长,要是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办?因为在他看来,这个幼儿园的游乐园,有些游戏是满危险的,小孩子们搞不好就会弄伤。

她清楚地记得,德方园长对教育局长说,有两方面原因,让他们可以大胆地让孩子们在游乐园里游戏,一是每个幼儿都有投保,出了安全事故,学校不要承担多大的赔偿责任;二是他们的游戏是一批幼儿教育研究者开发的,而且,对于每个游戏所起的教育作用,都有实验数据,他们的实验显示,把幼儿放在适当“危险”的环境中,反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,他们会学会处理“危险”,反而降低安全事故,这也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一部分。

这给她很深的感触。为了体验德国和中国幼儿教育的不同,她也拿自己的儿子做了“实验”。回国后,她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一家公办幼儿园,结果发现,儿子对内地幼儿园的“教学”很不适应——在德国,幼儿园是禁止进行知识学习的,不要学识字,也不用学数学,可在内地幼儿园,这是主要内容,与国内的孩子一比,她的孩子就像是个“傻瓜”;国内的幼儿园,可能是由于场地的原因,孩子们的座位是一排接一排,都面对老师,这也让她的孩子不适应,因为在德国,老师和孩子们是围在一圈的,孩子们做游戏,玩玩具,老师不做任何要求,允许孩子们尽情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,而国内幼儿园的老师,是要要求孩子们遵守规矩的。尤其令她感慨的是,在德国,幼儿园对孩子们的引导,崇尚“自然”,比如会让孩子们模拟风的声音,流水的声音,会把树叶、坚果都带进活动场所,作为“教案”,完全不像国内幼儿园,上音乐课,就让学生弹钢琴。

对于中国幼儿园和德国幼儿园的差异,国内有幼教专家告诉她,两者都走了极端,中国幼儿园太重视知识教育,德国幼儿园对孩子们则“太放纵”。她认为,幼教专家发表这样的看法,根本没有做对比实验,只是凭感受。德国的幼儿教育之所以采取禁止进行“学前教育”的方式,是有科学实验依据的,它有助于孩子们保持天性,而不是在过早的知识教育中,被局限在一个模式之中。

确实,对于我国教育,究竟有怎样的优点、缺点,不管是专家,还是教师、家长和社会公众,谈论起来,基本上都是凭感觉和想象,没有长时间跟踪调查的数据,也没有对比研究。就拿幼儿的游玩来说,一些家长在陪孩子玩耍时,呵护有加,生怕一不小心摔坏了,久而久之,孩子在保护之下,失去了探索、冒险的精神,就是走在平地,也会摔跤。但是,给家长说道理,很难讲得通,而如果有比较研究的数据,告诉家长们给孩子们适当的探索、冒险,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,受伤比例反而更低,就可能更有说服力。

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,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,其质量在全世界范围内是领先的,这同样是凭感觉“说话”,大家能拿出的资料,就是我国有多少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,在国际中学生竞赛中有多少获奖,而这些并不是反映教育质量的数据。能反映教育质量的数据,是对这些学生保持20年、30年、40年的持续跟踪,并对不同年龄组的学生进行对比,只有拿出这样的数据,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。

问题在于我们的一些教育管理者,没有那么大的耐心,他们期待在短时间就出成果,所以我们所见的是,上一轮的课程改革刚启动几年,还没来得及调查、评估初步结果,就宣布改革很成功,又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。改革本身也成为办教育的政绩,而究竟为什么而改革,改革是否带来教育局面的转变,只有自说自话,没有深入的科学的调查。如此发展教育,就难有科学的决策,教育就会偏离发展规律,学校、教师和学生,也就会被各种反复变化的政策、规定所折腾。教育可能在有关管理者自我感觉良好中变得越来越糟糕。所以,我更希望,推出一种模式或做出一个决策之前,能多些科学精神,拿出更长的时间跟踪调查和对比研究。




上一篇:“学生诚信证”应得到更多呵护
下一篇:“学生诚信证”应得到更多呵护





Powered by 国际十大娱乐正规网址   通讯地址:辽宁省 营口市 博文路46号   电话:0417-3555556 / 3555550   邮编:115014   

Baidu
sogou